(大河網)編者按:歲序常易,華章日新。2024年是我國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教育系統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系統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極為重要的一年。值此辭舊迎新之際,大河網聯合省內高校特推出“新年賀詞”專題,向社會各界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祝福!
日月其邁,時盛歲新。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我們代表學校領導班子向全校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事業發展的校友和社會各界友人致以新年的問候和誠摯的祝福!
2024年是艱苦奮斗的一年,也是成績斐然的一年。全校師生圍繞提升辦學層次和“雙高”學校建設兩大任務,團結一心、勇挑重擔、承壓奮進、攻堅克難,在教育教學、科研創新、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社會服務以及校園建設等多個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優異成果。
這一年,我們聚焦立德樹人,實現人才培養水平的新提升。牢固確立黨建引領地位,形成“43111”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格局,推進黨建工作與學校事業發展深度融合。牢固樹立“大思政”理念,將開封紅色資源融入到思政教學、社會實踐、教職工教育之中。牢固構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打造思想引領、國防教育、資助育人、心理育人、文化活動五大平臺,確保“三全育人”在學校落地生根。
這一年,我們聚焦教育教學改革,實現學校關鍵辦學能力的新突破。圍繞“傳統產業提質發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的產業發展思路,停緩招傳統專業,新增新興、未來專業。全面提升職業教育的質量和適應性,在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挑戰杯”等國家級賽事中取得重大突破,為學校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筑牢了堅實根基。
這一年,我們聚焦產教融合,實現服務地方創新發展能力的新拓展。整合辦學資源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緊緊圍繞開封“制造立市”“文旅強市”戰略進行院部整合,成立“京東鄉村振興產業學院”“服裝產業學院”和“閥門產業學院”三個實體產業學院。打造產教融合大平臺。“開封大學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項目”獲批中央預算內資金8000萬元;學校牽頭成立全國閥門再制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學校積極配合市科技局等多家單位,聯合申報河南省實驗室—宋都實驗室。服務開封文化傳承創新。利用學校專業人才優勢,依托大觀博物館、東坡書院傳承弘揚宋文化。建設中的東坡書院(東坡文化研究中心)獲批河南省國情教育基地,正在編纂《蘇軾在汴作品賞析》即將完成。教育培訓賦能城市創新發展。積極開展職業技能鑒定、新型職業農民、退役軍人、網格員等各類非學歷培訓。
這一年,我們聚焦“雙師型”教師培養,實現弘揚教育家精神的新要求。建設教師發展中心,有效支撐我校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截至目前,我校河南省“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達75%。完成《開封大學績效工資實施方案(試行)》,深化績效分配制度改革。成功獲批省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設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獲評河南省技術能手、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優秀教育管理人才等20余人。
這一年,我們聚焦校園文化建設,實現環境育人的新升華。圖書館升級改造,舒適安靜的閱讀區域與便捷智能的設施,相得益彰,成為廣大師生心向往之的學習場所;各學院的文化建設與專業建設融為一體各具特色,實現了“一院一品”;把天貓超市引入校園,滿足了師生質優價廉的消費需求;修繕一新的西操場與新建2萬平方的東操場,滿足了師生們體育運動健身的需求;開封大學學術交流中心的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學術交流與產教融合的深度發展。漫步校園,一草一木、一樓一路皆文化,處處彰顯著學校對高等教育的深刻詮釋,彰顯著學校對環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篤定踐行。
這一年,我們聚焦學生成長成才,實現高質量就業創業的新成效。深入開展書記校長訪企拓崗行動,舉行多場招聘會、雙選會,為畢業生提供優質就業崗位3萬多個。截至目前,“雙高”校建設相關專業2024屆畢業生就業落實率達92.3%。
這一年,我們聚焦“職教出海”,實現國際交流合作的新拓展。建設中德合作AHK考培基地。開封大學—科特迪瓦“大河工坊”職教出海建設項目,入選“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計劃”。
時光不戀過往,最美的風景永遠在下一程!2025年,讓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守正創新、行穩致遠,圍繞提升辦學層次和“雙高”學校建設兩大任務持續發力、提質增效,在建設教育強國新征程上彰顯開大擔當!
最后,衷心祝愿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祝愿開封大學明天更加美好!祝愿全體師生幸福安康!
黨委書記:譚 貞
校 長:王德如
媒體鏈接:開封大學2025年新年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