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河南省委網信辦、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廳和河南省衛健委聯合主辦的2024“把青春華章寫在中原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采訪團走進開封大學。
活動期間,大觀博物館成為了生動的思政課堂。館長魏躍進深入闡釋了博物館的歷史底蘊與珍貴館藏。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思政課教師蘇會君以“陶模中的“模”“范”思想”為題,為現場的記者與學生們講授了一堂精彩的微思政課。她以博物館中的宋代陶模為切入點,引導大家探尋模范理念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歷史淵源與精髓要義,并以學生身邊的模范,即開封大學優秀畢業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鄧輝為例,對模范的重要意義進行了進一步的解讀。蘇會君老師激勵青年學子積極學習模范精神,追尋模范足跡,汲取模范力量,弘揚工匠精神,在新時代砥礪奮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胸懷遠大理想,堅守高尚品德,用青春之筆書寫無愧于時代和歷史的壯麗篇章。
開封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常素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開封大學因時而進、應勢而新,在“大思政課”建設方面整體布局、統籌推進,積極用好“四種資源”,推動“四個結合”。用好地方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推動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相結合。學校開發了《開封紅色記憶》選修課;用好校內文化教育資源,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結合。通過校史館、開封大學大觀博物館、青馬小路、大師工作室等開展多樣化現場教學;用好各類基地教育資源,推動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相結合。依托共建“大思政課”教學基地舉辦開封市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研討會,開展系列“青春豫有引力”大思政實踐活動;用好網絡平臺教育資源,推動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與榜樣對話,學勞模精神——連線優秀校友開展思政教學”的教學改革、“有模有范——從宋代陶模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原創微課、“聲入人心——紅色家書接力誦讀”的公眾號欄目社會反響大,教育效果好。
展望未來,開封大學將在“大思政課”建設的道路上繼續勇毅前行,不斷探索創新,積極以“大思政課”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